2015年4月13日 星期一

圖書館的午後 ◎吳錫和


 
非常煩倦。
 
一整排的大師們
竟相偕在時間的架上
打起盹了來
有人在啃卡夫卡的骨頭
有人在吞嚥沙特的嘔吐
有人在做莊周之夢
有人竟讀起
蘇老頭的大江東去也
浪濤盡什麼呢?
有人悠悠醒來 …… 
 
而我正凝視波特萊爾的眼睛
且做一副洞視之貌
此時,那個長滿雀斑的女孩
她的舌頭 ― 一隻頑皮的小獸
隔著齒的城堞
很是羞怯地
窺視我
 
而我是有教養的
所以我一直裝得很正經
 
--
◎作者簡介
 
 吳錫和,筆名李瘦馬,李怪馬,一九六六年生,臺灣宜蘭人,文化大學企管系畢業。詩風自然高曠,骨節盤硬;於蒼茫處,令人低迴;於放快處,又不禁令人心神如脫韁。其遒勁之勢,其蒼古之力,已有一家之風度。作品曾獲得臺灣新聞報西子灣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藍星「屈原詩獎」,並膺選為八十一年優秀青年詩人。 
 
--
 
照片提供:小幽
圖像設計:小幽
 
--
◎小編賞析
 
此詩的趣味性就在於顛覆了圖書館的莊嚴之感,拿下了學者的眼鏡,偶然在一個在午後走在圖書館的姿態,稀鬆平常,還帶著午睡的倦意。
 
架上的書橫陳的樣子,詩人稍微戲謔的方式描述出來,「一整排的大師們/竟相偕在時間的架上/打起盹了來」,時光之浪不斷沖刷,如今作者的骨與肉身,僅剩書籍的樣態。書籍包含西方的存在主義、道家的老莊之夢,列舉出來的大師之作,似乎又可以為此詩再開出一條閱讀此詩的歧義之路,如老莊之夢,究竟是你閱讀了作者,或你正被作者凝視著?你不是作者,你怎麼知道作者的本意呢?你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作者的意思呢?小編快被自己以為的線索搞混了,也或許詩人無特別用意。
 
第三段作者隱約現身,並提及波特萊爾,那麼詩作是否想構築圖書館的惡之華呢?此時,出現了正在默讀的少女,她青澀且懵懂,宛如正在閱讀此詩作的讀者,我們正穿越作者重重的暗示,試圖理解詩作,而作者後設式的說破了這件事,宛如托腮看著苦惱的讀者們,與我們的舌頭面面相覷,然而詩作的本意是什麼呢?作者用以一種輕鬆的姿態,保留了閱讀的韻味,似乎與帶著學者眼鏡,苦心挖掘其中之神秘奧義的讀者們開個小玩笑,詩作也可以看作是討論作者與讀者互動的作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