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對坐 ◎林禹瑄


 

那時我們尚有一些孤寂。 
陽光尚未離席,影子尚未 
變得明朗,暴雨尚在遠方 
一些情緒慢慢乾燥、 
堅硬,一些傷口慢慢痊癒 
時間輕摳著痂,還沒習慣保持緘默 
彷彿我們對坐兩岸,聽見生活 
發出龜裂的聲響,輕輕 
成為片段:鑰匙與罐頭、 
電視與窗、窗台、盆栽 
及其葉脈,葉脈上密密蔓長的憂傷 
那時我們仍保有各自的疾病 
和一些隱喻,保有幾行對白 
談論天氣與愛情、晚餐與饑荒 
尚未顯得拘謹 
而漫不經心──讓寫定的被朗誦 
如開始一趟計畫過久的旅行 
發生所該發生,誤解 
所該誤解,讓所有地圖相疊 
倒置我們合理迷途其間 
然後發問:如何只擁有一個指南針 
如何辨別來向,如何相望 
而明白間隙之必需? 
那時我們還能期待一些問題的來由 
譬如生活的河流漫湧 
世界分作兩堤,我們對坐 
逐日擺渡小小的死亡和夢 
那時屋簷對坐屋簷,窗對坐窗 
沒有暴雨穿行而過,一雙眼睛 
看見了彼此,始終沒有擁抱
  
--
◎作者簡介
 
林禹瑄,1989年生,台南人,現就讀於台灣大學 ,印有詩集《那些我們名之為島的》(角立出版)。曾任《風球詩雜誌》四期總編輯。
 
  作品曾獲時報文學獎、宗教文學獎、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葉紅女性詩獎、x19全球華文詩獎、全國學生文學獎等,亦曾發表於《聯合副刊》、《人間副刊》、《自由副刊》、《創世紀》、《幼獅文藝》、《國語日報》、《字花》等刊物。
  
--
  
攝影提供:網路素材
美術設計:陳奕辰 
  
--
 
◎小編賞析
 
這首詩使用的意象彷彿是遠景散焦,如微電影拍攝的技巧,精準捕捉時間流動時創造出寂靜疏離的物品。像是午後無事的下午,城市發出細碎而且無聊的聲音,老舊公寓樓梯間潮濕而散發出粉塵的味道,壁痂剝落,營造出生活平凡卻充滿龜裂漏水間隙的微小失落。
 
詩的押運引導著速度,加速快轉的節奏,伴隨著巧妙的斷句,能給讀者減少冗長的想法。「讓寫定的被朗誦」這句更是同時指涉讀者本身的行為,營造出夢中清醒的恍惚虛實感。
 
最終急轉而下的劇情,彷彿潛意識終於暴露,慾望與思念伴隨著主角的現身,以模糊的身影。將「我們」替換成「你」,卻更隱晦地創造出作者這位之外的他人,思念、歌詠之對象所指。
 
最後結尾沒有擁抱,只是對坐,一如題目所示。是對彼此的不確定感,抑或是世界過於抽象隨機。我們覺得迷失,卻有可能只是恰好對坐時確認彼此而得到穩定的錯覺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