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

肉身——緬甸和平反抗者翁山蘇姬 ◎許悔之

夜裏,那具熟悉的男體
又在眼前不斷地漂浮
只有他,才能撫觸我
背後的疤痕
我為他懷胎
生養孩子
病了的時候,他趴在
床前吻我
虛弱的額頭
 
虛弱的緬甸
又在沼澤中沉淪
夢中他向我伸出一雙手
不斷地痙攣,而陷落
我看見大不列顛的船艦在
黑暗中昂揚的穿入
伊洛瓦底江上游
一八八六,英印帝國
征服了佛陀之土
殖民者帶來了種種的技術
忖想喂飽了我們的民族
就喂飽我們的靈魂
罷工和抗爭
換來了新的國家
新的詛咒卻跟著誕生
持槍蠻橫的軍人
逮捕總統,關閉大學
槍殺群衆……
 
莫非那注定是
翁山家族捨身之土?
像父親一樣,爲了愛
必須用肉身抵償
年老的母親寫信來
說她比緬甸病得更深
這一次,我必須推開
英倫重重的大霧
抛夫別子,回國去
嘗那毒花苦果
 
佛陀慈悲
賜給我空拳赤手
抵抗十萬甲胄
昔日和父親並肩的同伴
今天卻退化成猛獸
尼溫他下令
槍決投票的結果
背叛革命的人
當然也背叛了佛陀
在群衆裏,我聽見
他們高喊着:翁姬!翁姬!
除了羞赧的笑容
我多麽想,啊為自己的遲到
而低頭認錯——
 
那些年輕的士兵
在我被軟禁的處所外
點起了紙煙
爲了肚子
就算煮食天上的星星
佛陀也會原諒他們
如同愛憐自己犯錯的孩子
這一次,我將選擇飢餓
輪廻之中
只有佛陀才能
才能收割豐碩的五穀
絕食,絕食
捨身飼虎
 
佛說,生命不止于
一燈或者二燈
在太陽還沒照到的地方
誓不斷情
願作飢餓的衆生!
 
在沉默的佛陀面前
圓滿的靈魂
一如他撫觸着我
乾枯的肉身
 
-- 
 
◎作者簡介
 
許悔之(1966年12月14日-),本名許有吉,台灣桃園人,詩人,台北工專化工科畢業。曾任《自由時報》副刊主編、《中時晚報》副刊編輯、《聯合文學》月刊及出版社總編輯,現為有鹿文化總經理兼總編輯
 
--
 
美術設計:沛容
攝影提供:網路素材
 
--
 
◎小編賞析
 
本詩出自於同名詩集《肉身》,並刊登於1991年12月1日《中時晚報時代副刊》。有別於非洲民主鬥士曼德拉的長期監禁,翁山蘇姬的「囚禁」是隨時可以離開的,也就是說,在1989~2009年這20年間,只要她向軍方點個頭,隨時都可以搭上飛機投抱外面的世界,看看她的丈夫或著享受餘生。但如果真的離去,便會讓政敵的抹黑成真,不只造成支持民眾的傷害,更會讓緬甸陷入萬劫不復...。
 
本詩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敘述且模擬翁山蘇姬在獄中遭囚的狀況,我們可以將作者與翁山蘇姬的意識做等號連接,試圖以接續起來敘事來模擬痛苦的肉體與世界的精神面貌,最後將焦點從較大的敘事和歷史中再度轉回世界眾生的苦難,故「肉身」一詞在本詩、甚至整本詩集裡都是非常重要的,代表著入世之精神與捨己為人的偉大情操。
 
首段便以丈夫之死作為自序意識的開端,將場地安排在拘留抗議之處,「夜裡,那句熟悉的男體/又在眼前不斷地飄浮」我們可以將此句視為想像愛人的靈魂歸來或者出現幻覺等等,但最重要的是在此已明確地表示出當時的翁山蘇姬精神狀況已經出現了問題,甚至到了瀕死的狀態,固有思念愛人的強烈意識,而肉體本來是愛人的慾望意象,但在此以折磨慾望的肉體做為抗爭方式,不由得讓人敬佩。
 
但在想念愛人之後,隨即而來的思緒指向了緬甸,並藉由前段與外籍丈夫的關係帶入以下三種問題:殖民母國與殖民地之間的關係、西方科技與物質的問題與後殖民的「新國家」的憂慮與問題。面對這些「詛咒」,是否要以自己的肉身來與之抗衡呢?詩人的答案是肯定的,她會原諒那些軟禁她的年輕士兵,並向支持她的人一同奮戰,她決定以無私的態度去「嘗那毒花苦果」、「絕食,絕食/捨身飼虎」以「願作飢餓的衆生」。
 
「在沉默的佛陀面前/圓滿的靈魂/一如他撫觸着我/乾枯的肉身」代表著翁山蘇姬以肉身入世,不惜為佛陀奉獻身軀,以強且有張力的靈魂為自己的公理與正義奮鬥。作者在《肉身》的序裡寫到:「作者不死,卻無能避免,詩在時間中朽壞,在朽壞的知覺中,世界伸出他巨大的雙臂。」,儘管我們的肉區損毀,感官越發地接近毀滅,這個世界依舊會收攏我們的精神,直到它完全損毀為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