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4日 星期日

吾妻史觀 ◎蔡琳森


吾妻史觀 ◎蔡琳森
  
那年,大水漲
妻以手腕粗的捆繩
攔住自己的屋子
自己的腰
大水退,屋樓應聲塌裂
妻的丈夫再不編製新的日子
妻說:你的死正好抵上一切剩餘的死

但餘生賡續。
那年,妻生了孩子
孩子生了我

我七歲
外婆巡越二樓,沿蒼老的壁沿
蹍到一樓,穿過了大堂
為了以捆繩
攔住頹敗的屋樓。
大水漲,外婆緊緊纏抱著我
她回望斷垣
回望崩垮的屋子底
丈夫的死

此前與此後的日子,她常這樣望著
望著是一張臉
悠緩地浮現
哀愁的大水漫漶
哀愁的大水退去
我的外婆說,她已經望過數百數千回
正好抵上剩餘的日子

我的外婆,我的妻
至今仍常回來
望我
 
--
 
◎作者簡介
 
  蔡琳森,編輯,寫詩。著有《杜斯妥也夫柯基》。

--
 
美術設計:Flickr c.c│Douglas Sprott
攝影提供:陳奕辰

--
 
◎小編木河谷賞析
 
  本詩如同述說一名女性慢慢長長的一生,從一名妻子,到一名母親,甚至成為了母親的母親。一如標題所下的「史觀」二字。
  
  詩中稱謂錯落,第二段說「妻生了孩子/孩子生了我」,第三段「外婆」這個名詞出現,像是說明了「我」是外婆的孫子。外婆「為了以捆繩/攔住頹敗的屋樓。」憑一己之力守護著剩下的遙遠故事,是崩垮的屋子底丈夫的死,她依舊時時回望,以眼光緬懷,將一切揣在懷裡心裡,不願也不能放開。那是生命裡深深的軌跡與往昔,因此「此前和此後的日子」,她仍然時時張望,聯繫上了大水的意象,水彷彿女人的化身。每一次的大水都帶了毀滅破壞,如水一般的女子,也要在破壞之後持續站立,靜待「哀愁的大水退去」。瘋狂而帶來傷害的,與堅強柔韌,能重新康復的都是同一種力量。

  最末「我的外婆,我的妻/至今仍常回來/望我」,我的外婆和我的妻是同一個人嗎?又或者稱呼不再重要?「我」要說明的,是這些在一個人的生命中,養育餵哺的人們,仍然常常回來看顧、探望,以有形或者無形之姿,影響了「我」。
  
  以小至大的敘寫,模糊了妻子、母親等女性角色間的界線,將之融入了更大的視角之內。同時亦把個人抒情成份寫寬,成就了本詩的深度與厚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