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5日 星期日

[利文祺專欄 ▍文學騎士歷險記]    細雪 ◎#楊牧


[利文祺專欄 ▍文學騎士歷險記]
  
細雪 ◎ #楊牧
  
昨夜掠過群山歸來的,無聲
想就是久違的心事
自沉湎死去的谷壑深處
我親眼看見她推開院子一角門
惴惴躡足,逡巡
遂去,大寒天裏
終於留下痕跡
  
--
    
美術設計:旅臺小子
攝影來源:Pixabay | Jarmoluk
   
--
  
◎小編利文祺賞析
  
〈細雪〉大概是楊牧晚期短詩中最廣為流傳。詩人描述突然想起的「心事」,如久違一般從「死去的谷壑」進入「院子」,進入到敘事者的意識之中。而後,「心事」逡巡離去,什麼都沒留下,除了痕跡/足跡。
  
楊牧使用的關鍵字「痕跡」(trace)值得我們細細討論。詩人是否指涉神經心理學中的印痕(memory trace/ memory engram)?「印痕」為受到外在刺激後,腦中產生物理或化學性的改變,來儲存該記憶(但我們得注意印痕的存在與否仍具爭議,或許只是某種理論性的假設)。如此,當類似事情來到時,則再觸動情感,如同楊牧所言彷彿「心事」又再度來到,再次留下痕跡。我們是否有同樣的經驗呢?如同每次聽到同一首歌就想起某件難過或喜悅的事,讀到同一首詩就想起過往某一時刻,和朋友提到從前就陷入當時的氛圍。
  
另外,我們須注意這本詩集《時光命題》寫於世紀末,因此有大量對於舊世紀的大量緬懷,如本詩集的〈拾起〉:「那們我猜想拂曉以前掠過/我們夢的谷壑以形與聲瞬息/或忘的就是你」,那樣略過又離去的移動如同〈細雪〉中的「久違的心事」,又或者〈小滿〉提到雀鳥掠過,停在「我滿滿的水缸」,那隻雀鳥,也有可能指涉了「心事」。因此,絕對不能忽略楊牧在詩集中如何架構他的「世紀末」,才不會失去閱讀的準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