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0日 星期四

唐詩解構:夜雨寄北 ◎洛夫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
 
〔解構新作〕 
 
別提歸期
我的心事你該明白
在這巴山濕漉漉的秋雨中
我的心事
你不明白
 
這夜雨呀
下得既長且深
下得又遠又近
 
下了一池塘的愁和悶
你等著吧
等我回來咱兩西窗敘舊時
你就知道
巴山的夜是多麼的聒噪
 
--
 
◎作者簡介
 
洛夫,本名莫洛夫,湖南衡陽人,1928年生,淡江英文系畢。與瘂弦、張默同為《創世紀》詩刊三巨頭,於左營創設《創世紀》詩刊。現在旅居加拿大溫哥華。
 
其早期詩風受存在主義與超現實主義影響,被詩壇譽為「詩魔」;後期則保留超現實手法,語言上比較放鬆而有彈性,與前期迥異。近年除創作外,還潛心於書法,長於魏碑、漢隸、行草。著有《靈歌》、《石室之死亡》、《無岸之河》、《因為風的緣故》、《隱題詩》、《漂木》等30餘本詩集,另有散文集與評論數本。 
  
--
  
美術設計:簡妤安
攝影來源:CC0|SplitShire (@pixabay)
  
--
  
◎小編賞析: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寫的是女子與君的對話,時間從前二句的當下切換到末二句的未來想像,關鍵的動詞是「漲」,透過「巴山夜雨」隱喻敘事者的重重心事;洛夫解構後的詩還真的「解開」了敘事者的心事,直寫「我的心事/你不明白」。
 
洛夫的詩分三段,時間處理與原作一樣,寫當下與未來,然而在比例分配上,當下佔得更多(一、二段),第三段承接第二段的當下,寫「你等著吧/等我回來咱兩西窗敘舊時/你就知道/巴山的夜是多麼的聒噪」,且用更加拖沓的口吻:「這夜雨呀/下得既長且深/下得又遠又近」,這點是洛夫我認為成功的地方,寫出女子的憂鬱呼喊。
 
「漲」的感情是緩慢的,而解構後的詩則選則將敘事者的心事如放大鏡般處理,可能呼應了原詩第三句「何當共剪西窗燭」中「剪」的特徵,這更直接、具侵略感的詞彙,更顯女子內心的人性。末句「巴山的夜是多麼的聒噪」也就是解構詩的重要句子,在時間感上變得迅速、搖晃得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