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世界的孩子 ◎許悔之




 


爸爸
炸彈轟轟
大海是一盆滾燙的水
媽媽
子彈咻咻穿過
月亮月亮的臉在流血
即將閉上眼睛的
我的身體裡面
好冷好冷的冬天

媽媽,爸爸
我在這片沙灘躺著
我想念你們的眼睛
正在燃燒
像是太陽,像是月亮
照在這個世界
 
--
 
◎作者簡介
 
許悔之,1966年生,臺灣桃園人,曾獲多種文學獎項及雜誌編輯金鼎獎,曾任《自由時報》副刊主編、《聯合文學》雜誌及出版社總編輯,現為有鹿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之總經理兼總編輯。著有散文《創作的型錄》、《我一個人記住就好》;詩集《當一隻鯨魚渴望海洋》、《有鹿哀愁》等。
 
(取自2016年度詩選詩人自述)
 
--
 
美術設計:紀姵妏
攝影來源:CC0|Flicker: The death of Aylan Kurdi by urcameras,修改後製
 
--
 
◎小編少年阿Ben賞析
 
許悔之在「關於本詩」中只寫了短短兩行:「因為一位在沙灘上溺死的敘利亞難民小孩而寫/這個世界還有更多因大人而造成的悲劇。」已經將他的寫作動機交代得很清楚了。
 
然而,只是因為「有某事」而「因事有感」的作品感覺並不難寫,在這種時候我們要怎麼看待一個作品的好壞呢?阿Ben認為有兩種方式:一是「怎麼寫這件事情」,而是在書寫中,是否有加入「自己的思考」。
 
在〈世界的孩子〉這首詩中,許悔之以「我就是那個小孩」的視角與口吻。在小孩的世界中,父母親若不能說是世界的全部,至少也將是大部分了。在「家」以外的世界都由爸爸媽媽去應對,那些煩惱本應該與自己無關。
 
孩童對父母的傾訴本應該充滿孺慕之情,太陽、大海、月亮等自然景物亦應該是很親近的,然而,在這首詩中卻不是這樣。當炸彈跟子彈這些人造的,且顯然具備暴力的意象進入詩中,而且與大海、太陽、月亮的功能看起來沒有太多分別,當對爸爸、媽媽說的話都已流為「想念」,許悔之很好的把這個小孩所面臨的悲劇勾勒了出來:那種整個世界的物件都缺乏善意的感受。那種不知自己犯了什麼錯,卻必須看著自己的生命一點一點流逝的感受。而他唯一能夠緬懷的父母早已不在了......
 
換一個角度說,許悔之對這個事件的想像若只是停留在藉由重現事件來抒發感傷的層次,我想這說不上是一首很好的詩。不過從題目〈世界的孩子〉開始,我認為許悔之自有其他的深意。
 
從「世界的孩子」來說,當敘利亞孩童慘死沙灘上時,自然吸引了整個世界的哀慟。正由於人性中共存的憐憫面被喚醒,稱此孩子為「世界的孩子」很貼切。但另一部分,這個孩子所面對的處境,卻也同樣是由這個「大人的世界」強行賦予的。若我們願意從「如果我們的小孩就像是這個孩子一樣......」來投以憐憫,那麼我們能不能更進一步的想,是什麼樣的「世界」,讓這個小孩子有著這樣的際遇?我們這些構成「世界」的大人,能怎麼改變它呢?
 
如果我們把孩子跟世界做了連結,重新看看詩末的「太陽」與「月亮」,超乎於這個世界的存在,或許這是有點無力,卻除此之外沒辦法多做什麼的控訴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