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1日 星期二

立場 ◎向陽



 
你問我立場,沈默地
我望著天空的飛鳥而拒絕
答腔,在人群中我們一樣
呼吸空氣,喜樂或者哀傷
站著,且在同一塊土地上
 
不一樣的是眼光,我們
同時目睹馬路兩旁,眾多
腳步來來往往。如果忘掉
不同路向,我會答覆你
人類雙腳所踏,都是故鄉
 
-1984.03.24.南松山
 
--
 
◎作者簡介
 
向陽(1955年5月7日-),本名林淇瀁,台灣南投縣鹿谷鄉廣興村人。
 
他是跨領域的作家,除了以詩聞名之外,兼及散文、兒童文學及文化評論、政治評論。在身分上,他是詩人、作家,也是作詞人、政治評論家、總編輯、總主筆、學者。身分多重,領域寬廣。
 
--

美術設計:陳又瑄
攝影來源::CC0|Noah Rosenfield (@Unsplash)
 
--
 
◎小編少年阿Ben賞析
 
向陽的〈立場〉一詩寫被問立場一事,或許是寫實,或許有意之所寄,更或許有限於年代,不得不含糊其辭的一份聰明。
 
從內容來看,先寫自己拒絕表明立場,再隱晦的說出雙方的差異,最後用一種大愛式的包容來回覆,這樣的回覆可能出自於真心,卻終究缺了點底氣,不是直來直往式的回答(或許有他沒辦法有的原因)。
 
但從筆法上看,向陽此詩確實有對不同可能性與選擇的包容。
 
「你問我立場,沈默地/我望著天空的飛鳥而拒絕/答腔,在人群中我們一樣/呼吸空氣,喜樂或者哀傷/站著,且在同一塊土地上」,一開始問立場,沉默既可能是詢問的方式,卻也是我的回應(與拒絕),兩人有著可能不同的立場,卻有著相同表現方式的可能(沉默)第二句如此,第三句的「答腔」同樣可以銜接第二句的「拒絕」,卻同樣可能是「拒絕後的答腔」,是「在人群中我們一樣」此一認知的開頭,是認同彼此的可能。在這樣的基礎上,才找到了彼此的共通點,也就是首段的四五行。那是同樣的人類外觀,同樣的人類的情感,同樣的生理反應,同樣居住的環境。
 
第二段筆鋒一轉,馬上從共鳴的頻率中抽拔出來,向陽在此處展現了「不一樣」,但這個不一樣並不是實質的行動,而是彼此目光所及之處。同時,向陽加入的「腳步來來往往」,這些他者讓彼此的差異變成一種「不只是兩人間的差異」,而是「社會中不同的選擇」,這選擇本身,並沒有脫離出社會。於是導向了最後一個包容的結論:「人類雙腳所踏,都是故鄉」。
 
向陽提供的「立場」並非今日網路筆戰式一言不合,拔劍而起的見血式行徑,相反的他期待提供一種更高的高度與寬容,對不同的意見(甚至是有點冒犯的,追問自己立場的要求)以致意回應。單獨看此詩的文義,未必能讓人深刻的認同。但細觀其筆法,對此詩的包容胸懷,會讓人有更寬厚的同理吧。
 

2 則留言:

  1. https://tsjh301.blogspot.com/2019/11/2020-presidential-poll.html?showComment=1574743399961#c323408589966602641

    本狼的活學活用!!!

    北極凍狼 斯冰菊 文學性分享

    中華民國108年11月26日 12:46

    回覆刪除
  2. 我覺得評論者忽略了向陽拒絕回答立場的時代性。
    年輕一輩受到太陽花運動的洗禮,相比以往對政治充滿熱忱。
    但是向陽或者七八零年代前,討論政治是有複雜的危險性,甚至因此友情決裂也大有所在。
    現在我們甚至也經歷過兩次政黨輪替,民主化的深根。
    對於政治的討論,不僅更加開放,也相比以往更加能夠接受對方的意見而不至於老死不相往來。
    你不能用你現在的政治勇氣,去度量過去的政治代價。

    然而,最終向陽給出的答覆,不僅僅只是在感性上的大愛、寬容。
    而是契入到思想性中:相比政治語言的虛(不一樣的是眼光),對應於根植於現象中的實(人類雙腳所踏)
    並且前面的飛鳥只有作者一人望著,並拒絕回答。
    下一段是提問者與作者一起看著馬路兩旁的來往人群,並給予答覆。
    這顯現出,起初彼此眼光不同、立場不同,最後我們還是能夠找到一個共同的眼光。
    而那個共同的眼光,才是實際的、真實的、普遍性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