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1日 星期三

一棵開花的樹 ◎席慕蓉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
 
◎作者簡介
 
席慕蓉,祖籍蒙古,生於四川,童年在香港度過,成長於台灣。於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後,赴歐深造。1966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在國內外舉行個展多次,曾獲比利時皇家金牌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獎、歐洲美協兩項銅牌獎、金鼎獎最佳作詞、中興文藝獎章新詩獎及中國文藝協會榮譽文藝獎章等。
 
曾任台灣新竹師範學院教授多年,現為專業畫家。著作有詩集、散文集、畫冊及選本等五十餘種,讀者遍及海內外。近十餘年來,潛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鄉為創作主題。現為內蒙古大學、寧夏大學、南開大學、呼倫貝爾學院、呼和浩特民族學院等校的名譽(或客座)教授,內蒙古博物院榮譽館員,鄂溫克族及鄂倫春族的榮譽公民。詩作被譯為多國文字,在蒙古國、美國及日本均有單行本出版發行。
(引自博客來)
 
--
 
美術設計:姵妏兒
攝影來源:CC0 Public Domain
 
--
  
◎小編少年阿BeN賞析
 
〈一棵開花的樹〉是席慕蓉影響最廣,傳唱最響的一首詩。這首詩的文字口語簡單,多做解釋,恐怕有傷其「真」,但還是可以對他的設計有一些簡單的認識。
 
這首詩寫的是一種單戀的心情,使用的是一種「補敘」的敘述方式。第一段原本應該是「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在我最美麗的時刻-讓你遇見我」,但先用「如何」妝點「讓你遇見我」,讓第一行止於言有未盡之處,再接上第二行:「在我最美麗的時刻」,透過分行的時候,強調出了「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的重要性。同樣也可以讓人追想到「花」的美好與易凋零,讓這個「時刻」帶有一部分的迫切性。接著卻進到「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如何讓這個想在對方面前展現最好一面的意念持續如此之久?這一種堅持著不放棄的意念在時間的一短促一延伸中就被引發了。一個說話順序的差異,造成了他意義開展上的差異。
 
這首詩一直有著一股「我為你做了那麼多」的狠勁──對自己狠。在遇見無法發生的時候,就求之於虛無飄渺的佛,但又用自己的誠心去使佛不得不做「把我化作一棵樹」──一如樹開花這樣有傷天和之事。第二段是把線收緊的網,當所思慕之人步步逼近,圖窮匕見的時刻就此來臨。一棵樹開花,一個精心安置的場景你走進來了......
 
卻沒有多看一眼。這就是這首詩的遺憾,從淡淡的行為裡,藏著大大的背景故事與遺憾。此刻所有的「花」都白費了,本該高高展現自己生命最美好的一刻,卻都掉在地上,任人踩踏。
 
席慕蓉寫作這首詩的筆法很簡單,連敘述都很簡單。但至今快四十年,這首詩仍舊感動著讀到他的許多人。誰說好詩一定要寫得艱難呢?

16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