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4日 星期三

信鴿 ◎陳千武


信鴿 #陳千武
 
埋設在南洋

我底死,我忘記帶回來
那裡有椰子樹繁茂的島嶼
蜿蜒的海濱,以及
海上,土人操櫓的獨木舟……
我瞞過土人的懷疑
穿過並列的椰子樹
深入蒼鬱的密林
終於把我底死隠藏在密林的一隅
於是
在第二次激烈的世界大戰中
我悠然地活著
雖然我任過重機槍手
從這個島嶼轉戰到那個島嶼
沐浴過敵機十五糎的散彈
擔當過敵軍射擊的目標
聽過強敵動態的聲勢
但我仍未曾死去
因我底死早先隠藏在密林的一隅
一直到不義的軍閥投降
我回到了,祖國
我才想起
我底死,我忘記帶回來
埋設在南洋島嶼的那唯一的我底死啊
我想總有一天,一定會像信鴿那樣
帶回一些南方的消息飛來——
 
——《新象》第5期(1964.7.25)
 
-- 

作者簡介
 
陳千武(1922-2012):
 
本名陳武雄,另有筆名桓夫。南投縣名間人,後居台中,日治時期台中一中畢業。曾任台中市立文化中心主任,笠詩社發起人之一。著有詩集《密林詩抄》、《不眠的眼》、《媽祖的纏足》、《安全島》等;小說集《獵女犯》,後改版為《活著回來——日治時期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
 
另翻譯許多日文詩,以及參與翻譯《張文環全集》、《西川滿小說集2》等。
 
--
 
美術設計:
許宸碩
攝影來源:
Flickr c.c.|Col Ford and Natasha de Vere (https://www.flickr.com/photos/col_and_tasha/10056244676/ ),原圖經裁減後加上文字及Logo,以CC BY方式分享(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0/ )
 
-- 

小編鋼筆人賞析
 
〈信鴿〉這首詩除了曾經單獨發表過,也曾在短篇〈輸送船〉中作為序詩來發表。
 
〈輸送船〉講的是敘事者我當「台籍志願兵」,被派遣到南洋帝汶島的故事。這篇故事在1967年即寫成,是陳千武對自己作為台籍志願兵被派遣到南洋的回憶。其珍貴性在於,當時的台籍日本兵雖多,但有親身經歷又有辦法以文學書寫者相當少,故陳千武的回憶及描述是我們進入這批人的生命情境中的一把鑰匙。
 
在〈輸送船〉的描寫中,南洋戰役可說是相當血腥。當時已是戰爭末期,日本在絕對的劣勢中招募台人上戰場一起送死,而可笑的是,生前無法取得與日人同等位階的台人,在死後才被一起供奉於靖國神社。
 
那時的戰爭是何等劣勢?盟軍的飛機隨便就把船掃射,裡面的人一不小心就死了,登陸後還要擔心路上的盟軍士兵、水土不服、當地的居民等。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活下來的人只能被稱為「倖存者」。
 
當然,談論到陳千武就不可能不談論到他詩中的民族認同。這首詩有關民族認同的地方大概可以在這幾個地方看到:「敵」,「祖國」。誰是敵人?誰是「祖國」?陳千武在這首詩中並沒有明說。以當時的局勢,如果敵人是盟軍,祖國是中國,那矛盾便來了:中國不是盟軍的其中之一嗎?
 
陳千武沒有講明,其中一個原因大概是這首詩發表的年代還在白色恐怖,所以這一處他必須留白;而另一個原因,則是顯示了過往台灣人在認同上有某種程度的混亂,他們不斷被各種外來的勢力強迫索取忠誠,而終究不被那勢力所認同。
 
以這種角度來看〈信鴿〉,才會光是讀著這首詩就顫抖。在那段時間,陳千武歷經過那樣與死亡擦身而過的時刻無數次,但他裝著強硬地活著(「我悠然地活著」),清楚地知道自己只是倖存。而這生死交關、矛盾最為深刻的時刻(我是誰?我站在哪一邊?),在他心中烙下永不抹滅的痕跡。當死亡來臨時,想起「埋設在南洋島嶼的那唯一的我底死啊」時,那南方的消息,會是自己的認同的解答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