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

晾著 ◎林育德


 
這個島上只剩下兩種季節
衣服會乾的,以及乾不了的
 
此刻總是陰雨綿綿
煙癮卻總是此刻襲來
 
少年在陽台燃起一支煙
穿透霧煙恍然看見
成年的日子之前
那樣的床單,巨大
就這樣晾在中央山脈上
 
有夢的遺留。慾望在床單
溢灑,少年憶起某天夜裡
生猛的挺起,像一隻健壯的雄鷹
 
對海的想像。零碎且私密
像是那些貼身的衣物
又像這些花俏的飾品
暫且就晾在山頂,海岸山脈
 
少年在校園燃起一支煙
暫時忘卻課堂,那些
內外交錯,沉悶的鼻息
國家被晾在旗桿上
而認同卻擺在收納箱裡
 
煙是一支不可靠的衣架
晾不住呼吸
也晾不住寂寞
更不可能有誰的意識形態
不經意的晾著
總是風一吹就散了
 
少年在心裡燃起一支煙
渴望身處模糊,避開
所有太過尖銳的人際。隱私
被晾在空氣中,窺看
而煙屁股扭曲陳屍煙灰缸
濾嘴留有與他接吻的證據
 
少年用煙在陽台晾起自己,猛然
驚覺自己在世界,孤獨的晾著
 
生猛的抽出,把一支煙
點著,意識搖晃認同
混淆山脈與山脈之間,衣物
或飾品究竟是否晾著
還是昨夜有風,四散
一地猶如煙蒂墳場,橫陳
在腳旁或跟隨紛亂的霧煙飛行?
 
少年只剩下兩件衣服
晾在身上的,以及晾在身外的

此刻總是陽光毒辣
煙癮卻總是此刻襲來
 
把一支煙,生澀的銜住
安靜而空虛的,晾著
乾了又濕,濕
了又乾
 
彷彿在一個未曾打開的收納箱裡
等待晾著
 
◎詩人簡介
 
林育德
 
  摔角迷。1988年生於花蓮。花蓮高中畢業,大學時代輾轉求學,經三校六年終完成大學學業。寫作經歷以詩為主,沒想像過別的可能,也沒想像過自己不看摔角的樣子。
 
  詩作選入《更好的生活》、《生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中央大學金筆獎,東華大學文學獎,花蓮文學獎,海洋文學獎。近期以〈阿嬤的綠寶石〉獲台北文學獎小說首獎。
 
小編洪聖翔賞析 
 
夜讀林育德〈晾著〉,我對少年思慮頗能同情共感,而當詩中書及中央山脈、海岸山脈、少年燃起一根菸的校園(我首先想到花蓮高中)、對著蒼色晾衣的乾溼景象,是我無論如何幼稚追求,也無法接通的島嶼地氣。作為一個偶至花蓮的讀者,我將身體記憶留在另一個還沒有詩的地方。文本雖只點出幾個名詞,但帶有一定程度專屬於花蓮的地方意識。如果我們支開腦中應外延資料而生,對作品先入為主的地方性想像,〈晾著〉仍是一首可讀性高的佳作,它主要書寫一個花東多慮少年的思量。第一段「這個島上只剩下兩種季節 / 衣服會乾的,以及乾不了的」帶有絕望的(因為乏術,沒有更好的選擇)、賭氣的情緒成份。第二段承之而伸。第三段出現「少年」、「成年之前的日子之前」,給出了往青春暗面思考的解讀線索,另,「那樣的床單,巨大 / 就這樣晾在中央山脈上」對我來說這是第一個生動的句子,文本帶讀者執行了一次如下的聯想:
   
「少年」→銜接第四段的夢遺→「床單」→晾在中央山脈上的事物→「雲朵」
 
又因第三段的意思,分別推進到了第四、第五段(竊以為在層次上此二段應被視為同一層),作者又在第六段讓少年的菸移置場景。這種「少年在陽台燃起一支煙」、「少年在校園燃起一支煙」、「少年在心裡燃起一支煙」的重複句式算是較考驗讀者耐性的經營,不過作者顯然也沒有要讓讀者閒著,立即追擊了第二個有趣的句子:「國家被晾在旗桿上 / 而認同卻擺在收納箱裡」緊接著我認為這首詩的最出色的意象概念:
 
菸(煙)→ 衣架 → 晾 → 等待
 
少到成年,燃到滅,乾到濕,時間和煙,人成為一種消耗品。晾人或意識形態的煙,和我們一樣沒能完成原始目的,任受晾之物四散橫陳。第八段如黃翾〈再過去就是我家〉:「要如何去說明我內心 / 無數過早的疑慮與惶惶不安?」對少年心緒的刻劃,並直接以日常語彙寫二到四行。五六行則有:「而煙屁股扭曲陳屍煙灰缸 / 濾嘴留有與他接吻的證據」菸灰缸中的菸屍被想像成亂葬崗場景,延伸出了「與詩中之少年接觸之物,最後終究消耗光了自己」的意味。至於第九段「孤獨的晾著」與第十段「生猛的抽出」則留有作者經營此詩缺乏變換句式的遺憾,在詩中不斷以重複的句子進行意義上的翻轉(例如第十一段對應第一段,第十二段對應第二段), 我想起 eL 在《失去論》裡進行的,思想性較重的寫作方式。這種策略是否成功,我認為得看在受限的句法裡翻出的意思夠不夠出奇。第十三段以意義密度較低的方式作為到最後一段的過渡,我以為有待改良,最後一段卻是非常不錯的收尾。它乍看之下是軟弱的,但給出的封閉感、壓迫性都很重。那是一只菸在菸盒子裡等待晾著,而晾曬本身卻又讓這只菸開始消耗。此處與廖瞇詩〈生死〉:「火柴不點就會死 / 火柴不點就不會死」頗能呼應。
 
〈晾著〉 能一定程度地喚醒人們對花蓮、對年少的集體記憶,讀它過程中我不斷想及焦桐寫〈地方文學〉:「後來交往的花蓮朋友中,好像都繼承了這種精神意識。......一個生長於臺北的作家大概不會這麼迷戀臺北。」以及李志歌裡的雨、霧、菸等焦慮孤獨的印象,諸如〈關於鄭州的記憶〉:「巷子裡飄滿煤爐的味道 / 霧氣穿過她年輕的脖子 / 直到今天都沒有散去」、〈下雨〉「下起了雨,慌亂中爬過的螞蟻」、〈熱河〉「人們總是早早的離開,拉上捲簾門 / 在天黑前,穿上毛衣,點一根菸」。不知道作者聽不聽李志。生活在盆地裡容易忘記臺灣是一座島,這首詩提醒了每個人都是一座島。
 
--
 
2017花蓮青年文藝營-系列詩人
「全國喜愛文學的朋友,我向你伸出一隻山形的手,邀你來花蓮,夏天來一趟游牧式的文藝營隊。」
一、 研習課程:知名文學作家及學者專題講座,舉辦研討與交流。
(講師名單:葉日松、廖鴻基、邱上林、吳翠、簡齊儒、林育德、康書恩、曾貴麟)
二、地景旅行:牛犁地方社區協會、五味屋、大農大富(暫定)
三、文學遊藝:文學定向越野賽
地點:花蓮學苑(花蓮市公園路40之11號)
費用:500元
官網網址:http://hlntc.cyc.org.tw/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